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如下。
1、体育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担任体育教练,传授体育技能和知识,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担任赛事的裁判员,确保比赛的公正和规范,提高比赛的水平和质量。
3、活动组织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如运动会、比赛等,增强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度,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4、健康顾问: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咨询和建议,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社区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担任社区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体育咨询、指导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
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多种方式,发动。引导。
组织社会成员开展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种类众多的体育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体育需求,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以人为本的最终要求。
2、科学求实的原则:在开展社会体育的实际活动时一定要讲求科学性,做到运动负荷适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制宜,这样才可以搞好社会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以人为本和科学求实的原则,这是指导原则的核心内容。
社会体育内容:
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由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
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导者用语言向锻炼者说明锻炼任务、动作名称及其作用,分析动作要领、方法和要求以及指导锻炼者学习掌握动作技能。 运用讲解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讲解要做到精讲
(二)讲解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三)讲解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四)要正确运用体育术语
(五)讲解中可使用口诀 二、示范法 动作示范是体育指导的重要方法,它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重要途径。示范与讲解构成了体育指导中最根本的指导方法。示范是把教的内容变成直观的形象,指导者做一个正确的示范动作,锻炼者马上就能对所学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所以,示范是讲解的直观化,讲解是示范的抽象和深化。 正确地运用示范法,要做到下列几点:
(一)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示范要正确合理
(三)示范的位置必须使每个锻炼者都能看清楚
(四)示范的次数要恰当,示范的时机要合适
三、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是对错误动作实行校正的有效手段。指导者首先要着眼于预防。能否掌握锻炼者产生错误的原因,是能否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是运用这个指导方法的前提。
(一)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
1、由于指导者对教材钻研不透、理解不深,在讲解
与示范中传授了错误的知识概念,
或是指导中抓不住重点难点,造成锻炼者理解上的错误。
2、练习项目的安排和指导法的选择与锻炼者的接受能力差距过大,也会造成较大范围的错误动作。
3、由于锻炼者对所学的内容缺乏明确的目的,练习时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或由于所学的动作难度大、运动量大而产生畏难、怕苦等情绪。
4、锻炼者在学习一个正确的动作前,原有错误技能的迁移。
(二)纠正错误动作的注意点
1、发现锻炼者在练习中有错误动作时,首先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纠正错误要抓主要矛盾。锻炼者在练习中的错误动作有时不止一个,如果急于求成,不分主次地纠正,往往使锻炼者无所适从,甚至失去改正错误的信心。
3、纠正错误动作时,一定要视存在同样错误动作的锻炼者人数来确定纠正的形式。 四、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法 进行保护与帮助是体育运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和防止运动创伤发生的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保护与帮助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手段。
(一)保护法
为防止练习中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叫保护。它包括发生危险时的安全措施、未发生危险时的预防措施,包括自我保护措施及他人采取的安全措施。
1、他人保护
为防止练习者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等原因而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叫他人保护。
2、自我保护法
为防止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的原因而发生的危险,运用特定的技巧摆脱危险叫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紧握器械,及时停止练习或跳下器械,是最简单而常用的自我保护方法。
(2)利用惯性顺势做屈臂、团身、滚动、滚翻、空翻或下蹲等动作,以减缓冲击地面的力量。
(3)改变身体姿势或动作性质。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是:进行体育活动指导及各种身体练习的基础指导,使人们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学会科学锻炼;
负责体育保健指导、医学监督,并以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人们锻炼;
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负责健康测定评价、体质测定评价;
负责商业体育设施指导和管理
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奉献精神必不可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大众、以用为本、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除了对已经组织起来的集团、俱乐部进行组织管理,还要通过举办讲座、教学活动,将没有参加体育活动和没有组织的体育人口动员起来,组织起来。
社会体育指导员首先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大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即举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目的所在。
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应依照下列规定从事社会体育工作;
(一)义务从事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
(二)可以开展体育技能传授、锻炼指导、组织管理以及体育表演、体育咨询等的有偿服务,并可按照相应的技术等级称号收取不同的报报酬。
(三)在取得当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并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后,可以开展经营性体育活动。
(四)可以应聘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